服務:催眠

催眠師 Paisley 珮希莉

也許,現在的生活過得還可以,但你想要過得更好;

也許,你以為已經走投無路了,但柳暗花明又一村;

也許,你認為自己沒辦法做到,但力量早在你體內。

 

你知道嗎?命運一直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!

嗨,我是 Paisley 珮希莉,一位美國 NGH 的催眠師。

當你有急須解決的課題:金錢感情健康、工作、事業等等各式各樣的人生課題
或是下定決心,想要更加瞭解自己,開創自己喜歡的命運
只要你願意相信催眠,願意相信自己,
你可以繼續閱讀以下的說明。
 
能夠具備專業的催眠能力來協助你,我非常樂意:)
當你願意相信自己,命運一直都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:)
催眠採用 Zoom 軟體,為「線上遠距」的方式。
請您準備好:安靜的只有您一人的空間、舒服的有靠背的座椅、溫暖的毯子、穩定的網路連線、清晰的視訊鏡頭、聲音清楚的麥克風。
 
催眠前3個月,不能吸毒,不能服用麻醉藥物。
催眠前24小時,不能飲用含有咖啡因、酒精的飲品。
催眠前一晚,睡眠充足,保持心情平靜。
 
催眠時,可以錄音,保存自己的催眠過程。(催眠師不會錄音,也不會錄影)
催眠時,視訊鏡頭能夠看到上半身,讓催眠師可以掌握您的狀況。
 
★催眠時,「不會」連結守護天使、指導靈等等的外靈;
催眠時,催眠師會引導個案深入自己的潛意識,取用個案自己內心的力量、智慧與愛!

臺灣時間 14:00 開始,催眠時間大約 2~3 小時。

【6月】

6/19(一)6/21(三)

6/27(二)6/28(三)6/30(五)

★如果您所在的地方,時區沒辦法配合,可以詢問(Email:[email protected]、IG:paisley202022)雙方都適合的催眠時間。

★如果催眠當天,個案身體不適,個案可以聯絡催眠師(Email:[email protected]、IG:paisley202022),擇期再做催眠。在個案的身心舒適安全的狀態下,催眠會更加順利。

請將您的:「中文全名、連絡手機(電話)、想要預約的日期」email到:[email protected]
 
我會在24小時內回覆您,確認可以預約的日期,並且寄給您 PDF 檔的「個案資料表」,請您填寫基本資料、簽名,以及瞭解催眠過程中的注意事項,然後再掃描或拍照回寄給我。(讓您親筆填寫「個案資料表」,可以讓您更加深刻體會到:命運是掌握在您自己手中的,相信自己!)
 
如果沒有收到回覆,您可以私訊到 IG:paisley202022 詢問。

費用:NT$ 3800元 /次(2-3小時)

付款方式:信用卡、WebATM、ATM轉帳、超商代碼繳費、條碼繳費。
付款連結:https://p.ecpay.com.tw/66976CE

您可以在確認預約成功後,再付款;Paisley 確認收到款項後,會 email 給您催眠當天的 Zoom 會議室連結,謝謝您!

催眠 Q A

什麼是催眠?
催眠是,當你願意真心地相信
催眠是,和潛意識溝通的方式
催眠是,看清本質解決問題
 
催眠可以分成:
1. 自我催眠
 e.g.:紓壓、達成目標、養成好習慣
2. 催眠療癒
 e.g.:個案預約與催眠師一對一催眠
3. 看清本質
 e.g.:看清楚周遭人事物背後的動機(一對一催眠也可以看清本質、動機、真相)

在個案和催眠師的一對一催眠裡,

催眠可以做「前世回溯」,回到自己的前世;
催眠可以處理「今生課題」,讓今生走得更順利;
催眠可以做「未來催眠」,看看自己的未來。

催眠可以「療癒」過去的創傷,
催眠更可以「創造」自己非常喜歡、怦然心動的命運和生活。

個案在催眠狀態裡看到什麼、聽到什麼、感覺到什麼,
都是個案的潛意識願意開放的訊息,
催眠師扮演從旁引導的角色。

因此,催眠師「無法」強迫個案的潛意識回到前世,
個案也「無法」要求催眠師帶他回到前世;
只有當個案的潛意識願意開放時,
個案才能回到前世。

催眠師尊重個案,
個案也要尊重自己的潛意識。

如果今生的課題就在今生好好解決,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回到前世,對吧?

每位催眠師的催眠流程可能不太一樣,
但大部分的過程都是:
1. 催眠前談話
2. 催眠
3. 催眠後談話
 
1. 催眠前談話
個案把想要解決的課題告訴催眠師,
以個案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訴說就可以了。
 
催眠師會提問以更瞭解個案,
這樣有助於在之後的催眠時,
催眠師更瞭解如何引導個案的潛意識找到答案。
 
2. 催眠
催眠師會透過話語,引導個案進入放鬆狀態,
也就是潛意識活躍的狀態;
然後催眠師透過提問引導個案,
讓個案自己找到內心的答案。
 
催眠的全部過程中,
個案仍保有自己的意識
只是潛意識會比平常活躍,
比較容易找到內心的答案。
 
3. 催眠後談話
個案找到內心的答案後,催眠結束。
個案可以回饋催眠師對於剛剛的催眠
有沒有特別想說、想問、想分享的,
以及經歷過催眠後,
和原先想像的催眠有何異同。

〇 10歲以上。(未滿20歲需要監護人同意)
〇 注意力集中。
〇 相信催眠、相信催眠師。
〇 下定決心要好好解決自己的課題、決定重新開始的人。

╳ 無法信任催眠、無法信任催眠師。
╳ 中風或心臟病的病史、心臟動過手術。
╳ 多重人格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、有幻聽或幻覺。